現在的東西越賣越貴了。
以前的泡面,2塊錢還送根火腿腸伴侶,現在的泡面動輒二三十;以前的雪糕,賣2塊錢常態,現在能以66元的高價讓消費者失去“雪糕自由”;以前的奶茶也只賣2塊錢,但現在不花個十幾二十塊就覺得產品差強人意……
是什么給了商家“做貴”的勇氣?又是什么點燃了消費者“買貴”的欲望?
物價的上漲,從來不是單一店鋪能實現的事,總體而言,東西越來越貴是一種大勢所趨。
茶飲行業迅猛發展,從粉末奶茶發展出奶蓋茶、水果茶、氣泡茶等多種品類。商家開始用鮮奶、鮮果以及高質量的現煮茶、新穎小料替代過去的原料,并打出各種健康、養生、好看、好玩的功能性,給足了消費者掏出錢包的理由。
原物料上漲、產品質量提升、人力成本上升、運營成本增加以及消費場景的變化等因素,共同推高了市面上奶茶的均價,奶茶“做貴”可以說是商家與消費者共同努力的結果。
想要健康養生?加鮮奶,加桃膠,甚至加燕窩,主打養生功效。想要更好喝、好看的產品?加冰淇淋,加奶油頂,加櫻花餅干,加掛壁分出層次感,怎么拍照都好看。想要更佳的體驗感?店面做得更大,產品做得更多,面包、輕食都配上,還提供富有設計感的環境與悠閑的卡座。
奶茶也被賦予了新的定義??梢允窃诳柿说臅r候喝,這強調的是功能屬性;可以是在跟朋友交流的時候喝,這強調的是社交屬性;可以是在下午時段,配上糕點零食喝個下午茶,這強調的是人文屬性;也可以是逛街的時候,或者任何時候,有理由、沒理由都可以“突然想喝”……
奶茶,已經成為了新生活的一部分。